关于松花江黄金旅游带旅游发展的研究报告
发布人:陈曦    发布时间:2016-10-07    阅读: 次

目前,“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同“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持续升温,已成为继“冰雪节”之后我市又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在扩大哈尔滨夏季影响力的同时,通过松花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不仅壮大了哈尔滨的旅游产业,更对我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开发还不成熟,深度不够,目前松花江旅游资源的利用水平仍比较低,应深入挖掘其巨大潜力,将其打造成为哈尔滨境内一条黄金旅游带,助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战略。

一、松花江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条件

1、良好的夏季通航优势,具备开发游船旅游的条件。

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是东北最大的内河。松花江哈尔滨段包括自上游双城市境内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民主屯区段,由西向东缓缓流淌489km,江面开阔,水量充沛,形成哈尔滨城市中独特的水上风景线。其中,上游139公里航道,水位保持在116米左右;城区至沙河子段河道平均宽度4.5km,通航保证率95%,航运期达到210天左右;形成上游运粮河口、南岸户外活动区、四方台公园、九站码头、太阳岛、景阳街码头、七道街客运码头、阿什河口、江北市政府广场前、呼兰河口度假区、巨源服务中心、老山头、坝前区服务中心等多个停泊码头,发展游船旅游的优势明显。

2、多种湿地资源组合优势,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

受河道地形和水文情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松花江哈尔滨段河道呈现出弯曲凹凸的形状,节点众多,自然形成多处休闲集聚空间、是湿地观光的绝佳场所。发育形成的大面积河滩和岛屿,包括大套子滩岛、阳明滩岛、何家滩岛、太阳岛西区滩岛、狗岛滩岛、太平庄滩、万家滩、长条通滩、兴隆岗滩、前进滩、群力外滩、蒙古图滩、老殿宫滩、蜚克图滩、三家子滩等十余处。不仅如此,滩岛周边水生动植物、陆生植物以及鸟类等生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200多种,草兔、鼠类等哺乳类动物20余种。滩涂、千岛湖、水库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组合优势,使得松花江具备了开发生态湿地旅游的先决条件

3、众多文化景点和商业街区,具备开发都市旅游的条件。

松花江哈尔滨段沿岸,历史文化景点、商业街区众多。冰雪避暑、欧陆风情、金源文化、黑土民俗、东北乡土文化、音乐艺术、城市休闲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沿江两岸集中体现。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兆麟公园、犹太遗址、太阳岛公园、俄罗斯风情小镇、哈尔滨极地馆、金河湾湿地公园、长岭湖风景区、冰雪游乐园、索菲亚广场、索菲亚教堂、果戈里大街、道台府、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30余处景点、街区汇集于此。发展都市旅游顺应了“以江丽城、以水兴游”的旅游发展目标,而这些穿越市区带来的众多历史文化景点、商业街区,使得松花江具备了开发都市旅游的优势条件。

4、两岸水陆交通基础设施优良,具备开发自驾游的条件。

哈尔滨国际航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松花江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强化了哈尔滨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交汇于松花江哈尔滨段,王万铁路桥、四环西江公路桥、松花江公路大桥、四环东江桥、三环西江桥、阳明滩大桥、松浦大桥、滨北两用桥、新滨洲桥等多座桥梁横跨松花江两岸。依托沿江的主要景区、景点,游览景观道、标识标牌、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加油站、维修服务站、安全救援体系正在建设完善中,伴随沿江两岸自行车专用道网络的全面覆盖,必将进一步为松花江哈尔滨段沿岸推出系列自驾车、自行车旅游精品线路创造更为完备的条件。

二、松花江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问题

1、产品开发低端,易出现同质化竞争。

缺乏对湿地旅游资源的深入认识和挖掘。由于松花江上下游特点不同,松花江与其他地域的湿地也有显著的区别,但目前的湿地旅游产品开发缺少精品与亮点,对于松花江湿地旅游资源特色的认识和挖掘有待深入。总体现出产品开发层次较浅,主要以钓鱼、观光、冬季冰雪活动为主,多样化程度不够,吸引力一般,出现产品雷同和同质化竞争的可能性较高。

2、功能挖掘不够,缺乏景观视觉通道。

江河的旅游开发一方面是水上的游览,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滨水旅游上,需要让游客接近水面,满足亲水需求。但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亲水开放程度明显不足。首先,河流两岸缺乏连贯,减低了步行可达性;其次,沿江陆路交通不够连通,缺乏特色的开放空间;最后,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破坏了景观视觉通道,沿江整体风貌缺乏特色,建筑天际线凌乱、色彩不统一。

3、服务配套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松花江哈尔滨段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功能,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游客中心、停车场、加油站、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防洪通道、临江马路、码头等水路陆路交通网络没有形成环线,不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三是缺少与旅游配套的休闲娱乐场所,如高尔夫球场、大型演艺场、木屋露营地、野外烧烤区等。

4、品牌意识不强,未形成大市场格局。

在已有的宣传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地域特点不突出,有可能在松花江这个品牌下被其他区域借用;其次是缺乏统一的“松江湿地”品牌构建意识,未能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201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17.2万人次,但庞大的市场规模并没未形成大市场格局。本省游客主导国内市场格局明显,入境市场比例严重偏小并以俄罗斯游客为主。

三、打造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的几点建议

1发挥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城市名片和文化载体的功能,将松花江建设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景区和核心旅游产品。

松花江融都市景观与湿地景观于一体,具有山水观光河的特色,同时,她也承载了千年文化,是东北的文化河与母亲河。在拦河截坝后,松花江出现众多滩涂和千岛湖,形成休闲集聚空间,并且交通畅通、可水陆并进,具有游船、自驾、步行等多种游览方式组合的特点。可依托广阔的江面,拓展开发多种形式的水上运动,包括滑翔伞、摩托艇、皮划艇训练基地、冰上汽车、冰帆等项目,开展水上餐厅、水上竞技、大众浴场等旅游活动。用文化铸魂,发挥沿江金源文化、京旗移民文化的独特影响力,联动市区欧陆文化,强化历史文化游的打造,传承城市记忆、传递城市精神、承载城市梦想。各区段、景区点必须在这个统一的品牌下,融入自身特色和主题,进行开发建设、市场营销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依托河段及两岸形成的滩涂、湿地、千岛湖、水库、历史建筑、古迹遗迹等多元要素组合优势,深度开发湿地、冰雪、游船等突出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跨越性地迈入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形成以游船旅游、湿地生态、松江冰雪、都市休闲等为基础,以湿地度假、湿地探险、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为拓展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松花江主航道为核心,以城为依托,以水为主题,将松花江打造成集岸上、水上、空中三维全景的特色景区集聚带,建成哈尔滨旅游的核心产品。

    2、发挥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城市中心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将松花江打造成为哈尔滨的中央商务游憩区。

在两岸资源保护与开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沿江规划与市场营销统一管理与开发的同时,吸收全社会广泛参与,要分功能区建设,分项目经营。完善两岸基础设施建设及景区点建设,建设集游客服务、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系统。两岸夜景观按不同季节时段进行设置,以沿江游览路,建筑小品、码头、游船、桥梁为亮化主体。针对哈尔滨市民爱水、亲水的性格特点,满足市民以一日游为主的休闲旅游需求,将松花江打造成为本地居民周末休闲及观光购物的区域性休闲场所。根据松花江哈尔滨段江岸线长、范围大、景点多的特点,从三个方面组织一日游线路,满足游客需求:一是游线避免折返往复,给游客带来不便;二是各主题游线均以市区为核心,便于对外交通组织;三是游线以水上交通为依托,辅以陆路交通。打造以道里街区为核心的观光购物产品,整合沿江滨水空间、中央大街、友谊路、尚志大街以及群力新区的旅游资源,融入俄罗斯风情文化、东北黑土文化和金源文化,成为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随着两岸繁荣、各种业态发育成熟,再将松花江的旅游影响力由沿江两岸延伸到城市街区、支流河道,串起城市历史脉络,培育新型人居环境,将松花江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商务游憩区。

    3、发挥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城市旅游组织的发展轴和总枢纽的功能,构建出哈尔滨市旅游发展的整体空间骨架。

按照“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未来城市发展总纲,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依托,在综合考虑沿江地带资源特征、发展定位、生态要求、可实施性等因素基础上,构筑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空间网络结构。太阳岛风景区作为哈尔滨唯一的5A级景区,它是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和整个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应充分发挥它的带动和组织功能。全面提升太阳岛风景区自然与文化景观品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太阳岛“水域湿地、冰雪文化、欧陆风情、寒地民俗”四大特色,把太阳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四季景观魅力独特、活动内容丰富、综合效益显著,具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市民休闲游憩基地。在丰富产品、优化景观的基础上应积极强化太阳岛在整个旅游带中的服务职能,将其打造成为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的集散服务主中心。松花江城区段南岸历史悠久、文化荟萃,留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城区段北岸多元、时尚的都市旅游元素,彰显出开放性、国际化、多元化的大都市特色。两岸丰富的历史文化与都市旅游资源,是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的精华所在,应充分发挥其统筹整合功能,打造以城市文化体验、主题休闲活动为主,感受城市欧陆风情、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印象旅游区,带动松花江成为哈尔滨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新格局的骨架与主脉络。

    4、发挥松花江作为城市生态屏障和连接城乡的功能,将松花江建成城乡居民游憩的绿色空间和城乡发展的纽带。

哈尔滨境内的松花江,包括自上游双城市境内的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的民主屯区段,江面开阔,水量充沛。旅游开发应以生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与河流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有序、合理开发建设。一是加强对典型湿地区域生态环境与景观的保护,选择适宜地段建立湿地动物水禽繁殖栖息地;二是滨水地带设滨水植被缓冲区,保护和栽植耐水湿的植物,丰富湿地景观,同时起到防洪固岸、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三是农田滨水地带实施退耕还草、还林,防止水土流失;四是对植被景观质量较差的区段实施必要的人工措施,优化植被群落结构,丰富植被景观。另外,可依托松花江沿岸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村落,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让城市居民贴身体验农家生活。将松花江打造成为以湿地湖泽、沃野平川、浩荡大江为资源基底,以北国湿地、冰雪文化、异域风情为体验要素,融城市游憩、生态观光、郊野休闲、文化体验、避暑度假、康体健身于一体特色景区集聚带。既以旅游开发的利用方式保持松花江湿地的生态平衡,承载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放松的需求,促进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又带动松花江沿岸居民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5、发挥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十三五”时期重点工程的功能,将松花江建设成为推进哈尔滨城市战略的引擎项目。

“十三五”是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哈尔滨总体旅游规划的发展布局中提出了“水轴”和“雪轴”两个发展轴线。松花江作为两轴之一,早在2008年《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沿江风景长廊总体规划》和《松花江哈尔滨段总体规划》已经获得通过,并进行了前期的资源普查和基本工作。2010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万里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旅游发展战略,启动了松江湿地旅游项目,水务、交通、规划、旅游等多个部门的合作和协调让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的开发成为现实和可能。目前,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的建设重点是要解决基础设施配套、生态景观优化、重点产品打造和加大品牌宣传等任务。要提升松花江两岸的公路、自行车道、游步道建设,加快码头、自驾车营地建设,完善旅游厕所、环卫设施、加油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护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并整合两岸及相邻区域旅游资源,建设两岸景观带和游览景观路,将松花江打造成集岸上、水下、空中三维全景的特色景区集聚带,实现“以江丽城、以水兴游”的目标;培育游船文化、水城湿地、都市休闲、冰雪松江、自驾车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叫响“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品牌,将松花江打造成为哈尔滨的标杆性旅游区、推进城市战略的引擎项目,带动城市风貌的改善、都市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