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文革前的社务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3-09-11    阅读: 次
                                            张而复口述
    我现在已84岁,1953年经建工系统介绍入社,是有53的年社龄的老社员。当时我认为“九三学社是学术性团体,成员都是在社会上有名望的科技界前辈,如工大副校长朱物华,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刘恢先等知名人士,以为入社以后有学习进步的机会,更有方便接触到一些科技界名流。入社后通过学习才明确“九三学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份的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多年来在社组织的领导下,参加各种理论学习会议,经历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经受了教育和考验。
    五七年五月,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带来了全党全国的“大鸣大放”。动员在鸣放会上发言向党提意见。我在单位和社组织的鸣放会上,也贴了大字报和发言,因为运动初斯没有明确认识,只是在工作的问题上提了一些意见,如节约用水、用电和和劳动力分配不当等问题,后来由于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对具体人物的批判斗争,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工作单位和社组织的批判会上也对右派分子进行了批斗,但是对有的同志说了一两句过头的错话就打成右派送去劳改,认为有些处理过于严重了。
    五八年三月,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五月份进入高潮,城市、农村大放“卫星”,农村出现了亩产万斤的高产田,城市大搞土炉大炼钢铁,基建系统大搞革新运动,建筑部门涌现了;‘四不用“试验楼,即不用红砌墙,而是用硅酸盐砌,不用钢筋水泥作楼板,而用菱苦土、竹筋剩品代替,门窗也是用菱苦土制品来代替木造门窗,一时革新发明风起云涌,例如用超声波混凝土,一些施工机具的改革也层出不穷,各单位展开了大比武、大竞赛,但由于盲目攀比也造成了一些浪费和废品,”得不断偿失。
    五九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万言书信,随后而来的反右倾斗争,“左”的倾向又有发展,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思想指导下,“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特别是对苏联的“九评”时期国际斗争也很尖锐激烈,社组织开展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我的思想有了新的提高,对马列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有了新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有了初步理解,对加强自我改造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提高,从而增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自觉性和干劲。党组织通过 “学大庆”、“学铁人“和一系列评功摆好活动号召科技人员要“又红又专”,在革命和专业两不误的情况下要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以我牵头在单位组织了建筑基础科研小组,进行了“扩短桩”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在南岗区一曼街吉林小学首开使用“扩桩”基础,完全取代了百年传统的砌石基础, 这种新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
    随后,进一步研究开发了钻孔桩基础,使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机械化,开辟了桩基础先河,一直到目前,已经在全省相继推广应。
    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反对党内走资产阶级当权派的“五·一六”通知,8月在党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主席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鼓励向走资派造反,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序幕。随后,社组织停止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