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环境、做强民营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
发布人:罗 雁    发布时间:2010-06-11    阅读: 次

    党的十七大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步署。标志着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最近几年,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对县域经济内涵的三年“明确探索期”完成;宏观经济部署也走出“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这些转折性信号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到来。县域经济被写进党的文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一、县域经济大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第一阶段为农村经济时代;第二阶段为城市经济时代;第三阶段为县域经济时代。
    从中国经济的阶段性视角看,新世纪新阶段县域经济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遵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普遍性趋向”发展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遵循”客观上也强化了中国经济的二元制结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1980年代初期是中国的农村经济时代。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重点在乡村。农村经济获得了短暂的较快发展。但严格说,这是不完全的农村经济时代。因为农村改革重点在土地,将土地承包给农民。
  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入城市经济时代。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拉开序幕;1992年中国进行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真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7年,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中国设市城市从1980年223个增加到663个,出现了东南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城市群。这期间,城市发展政策很多,但针对农村的政策却很少,也不到位,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农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在1980年代后逐渐放缓,近十多年发展速度更是大大下降。
    21世纪初,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割裂式发展掩饰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出口外需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的弊端显现,内需的经济发展拉动力不足的难题凸显,而拉动内需的重点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和复苏农村需求都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中国进入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县域经济大发展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性特征。
    二、做优环境、做强民营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
    据哈尔滨市统计局2005年11月初步测算, 1—3季度,哈尔滨十一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2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5%,拉动县域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65.71亿元,增幅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49亿元,增幅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拉动县域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十一县市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331.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非国有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79.4%下降到78.4%,下降1.0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5%,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0.6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0亿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坚持做优发展环境,让环境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开路先锋”。
  环境就是生产力。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可以发现他们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就目前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与发展县域经济的迫切要求相比,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软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把做优环境放在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抓。
  1、做优环境,需要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由于受体制的影响,县级政府长期以来“权力小,责任大”。如由于投资决策权和审批权的限制,一些投资项目必须经过层层上报审批才能得到落实,耗费时间长,牵扯关系复杂,有时等一个项目批下来,早已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这种情况不仅会使县级政府陷入有想法但难于落实的尴尬境地,还容易造成对上级政府的惯性依赖,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中有心无力、动力不足。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向县级政府放权,但总体看程度还不够,有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应该加大“简政放权”的决心和力度,坚持“能放则放”的原则,尽量下放审批权限,不能下放的也要简化审批环节,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从而充分调动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优环境,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但是在很多县市,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干预过多、过细,不太注重发挥市场自身的作用。例如,在招商引资中,多数县级政府仍喜好扮演主角。行政力量主导招商,势必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突破政策和法律底线的操作时有发生,一些谋求短期利益或者存在严重污染的企业得以进驻等。县级政府应加快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纠正对市场插手过多的错位行为,把主要精力放在稳定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等软环境建设上,为经济发展提供公正、透明、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3、做优环境,需要保持发展战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活跃板块,县级领导干部流动又相对频繁,因此县域经济规划中,存在眼前利益代替长远利益、短期目标代替长远目标的问题,一届政府一台戏、政策朝令夕改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展战略、政策的非连续性不仅导致投资失当,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对政策缺乏预期,外来资本心里没底,不敢贸然进入,直接影响了本地经济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除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县级干部的任职制度外,关键是县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规划、长远规划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片面追求“短平快”。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能实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使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唱主角、当主力。
  民营经济俗称“草根经济”,意指其民间性以及与当地经济的紧密结合程度。县域通常处于资本、技术、人才辐射的末梢,挖掘当地民智、民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县域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沿阵地,只有以民营方式推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才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突破。随着县域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效益增长、财政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许多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山东郓城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突破口,民营经济实现的工商税收占69.2%,吸纳了全县7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让民营经济这个“草根”茁壮成长,县域经济才会春意盎然。
  近年来,党的十七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激励下,众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多数县市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最大板块。但从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看,多数县域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水平落后,在县域民营企业序列中,能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的“顶尖”企业数量太少,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通过做大做强县域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发展。适应这一要求,县域民营企业既要在数量上扩军,又需要在质量上跨越,从总体上提高县域民营经济的竞争实力。
    1、做强民营,需要公平竞争。
    近年来,县域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民营企业渴望的平等待遇,在一些方面尚未落实到位,民企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监督管理等方面,仍被“另眼相看”。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缔造强大的民企。即墨市的民营经济远近闻名,优势民企鳞次栉比,他们的一条经验是,“不惟成分,不限规模,不限速度比例”,将不同所有制企业摆在一条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谁能力强谁胜出。实践证明,对民营经济最好的扶持,不是给多少优惠政策,而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做强民营,要坚持“只服务、不干预”。
    县域民营经济是本土经济,对当地资源和人脉关系依存度高,极易形成民资与权力的“暗箱连接”,使企业注重“走关系”、淡化自身提高,行政权力则习惯于向企业伸手,服务缺位、干预越位,恶化市场氛围,制约企业发展。预防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削弱各种名目的“干预权”,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做大做强。
    3、做强民营,要培育骨干。
    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为在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贡献。要发挥这一作用,必须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烟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聚集带之一,骨干企业的带动辐射,是其重要支撑。可以设想,山东如果没有南山、丛林、龙大、鲁花等龙头骨干企业,就难以形成食品加工、石材、毛衫、粉丝等50多个特色民营产业群。这些龙头骨干企业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了当地城乡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连通城乡,消化吸收乡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县域经济城镇化。引导更多民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学管理水平,让更多的民营龙头骨干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县域经济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