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城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人:聂艳丽    发布时间:2010-06-01    阅读: 次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县域经济的重要决策,黑龙江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这标志着我省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决定》中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充分体现了关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深刻反映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特色优势,必将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笔者近期就双城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自然概况
    双城于1814年(清嘉庆19年)建城设治,因境内有金代达禾、布达二古城,遂定名双城堡。双城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是东北历史名城,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曾在双城。双城原隶属于松花江地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7年划归哈尔滨市管辖。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9万亩,辖9镇15乡246个行政村661个自然屯,总人口82万,其中农村人口60万。
    双城位于黑吉两省交界,南部西部沿松花江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和我省的肇源、肇东四县市相邻,东部北部与五常市、阿城区、平房区、南岗区和道里区相连,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26公里,京哈铁路、拉滨铁路、102国道、同三高等级公路、松花江主航线,在境内分别设有车站、出入口和船站,区位优越,水、陆、空交通便捷。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71.3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实现7.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74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22元,同比增长17.4%,先后被评为全国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挤身东北十强县行列,被评为龙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县市。
    (一)深入实施产业化经营,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双城是国家优质粮食和奶牛生产基地,坚持从这一优势出发,坚定不移地把实施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县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措施来抓,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和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依靠龙头企业和市场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建立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市形成了粮、乳、肉、蛋、饮品五大产业链条,具备年产170万吨粮食、62万吨鲜奶、25万吨肉制品、28.5万吨蛋品、12万吨调味品和25万吨饮品的生产能力,全市80%的农户已经进入产业化,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城乡紧密联系、工农协调互动,农业基础越强,工业发展越快,财政增幅越大,农民越富裕的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提升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2007年,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税金4.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6%,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主体力量。
    (二)以道路硬化和环境洁化为突破,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境内无砂石、畜禽粪便多、道路环境差的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把道路硬化和环境洁化作为切入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建设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两年间,共确立试点乡镇两个、试点村68个,投入资金4.8亿元,铺筑通乡、通村白色路面1003公里,使全市通乡、通村白色路面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通村率达到85%,成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第一县。在此基础上,对试点村实施了自来水改造、有线电视入户、综合活动室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新型能源建设、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和乡村市场建设等项工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双城还坚持生产发展这一主线,依托我市幸福乡科技示范园区这一载体,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科学技术装备提升和改造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农田水利设施化和农机装备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全市推广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2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00台,大型农机具280台(套),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10个;高标准完成了40华里友谊渠后干线清淤任务,新打抗旱大型机电井109眼,农田水利建设在哈尔滨县市中名列前茅。
    (三)园区经济效益凸显,新型工业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双城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新型工业的有效载体,着眼于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园区规划和建设,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工业项目园区、临江石油工业园区、双城空港经济区4个省市级开工区为主体,以兰棱、联兴、周家、双城镇、永胜、幸福6个乡镇工业园为补充的“4+6”园区发展模式,基本构成了省、市、乡工业经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目前,这10个园区共引进项目153个,总投资73.6亿元,为县域和乡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
    与此同时,双城还以园区为载体,动员全市力量开展了宽领域、大范围、全方位的招商攻势。到目前,全市已引进项目367个,投资总额141.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26个,拥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6家,知名品牌、标识12个,“中华老字号”2个,我们确定了“七大产业”发展模式,即以雀巢、娃哈哈、汇源、华丰、大众肉联为代表的食品业,以广旺机电、华崴汽车配件为代表的制造加工业,以哈麻集团、麦莎亚麻为代表的纺织业,以临江油田开发为代表的石化业,以哈尔滨兰格、三精海灵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业,以鼎鑫包装、建恒物流为代表的包装运输业,以山东六合、荣耀为代表的饲料业等七大产业,构筑了双城新型工业体系的主体框架,使双城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坚持以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益项目建设为重点,采取经营城市、资本运作、市场化开发等方法,筹融资10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增强了城市载体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一是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东北隅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打通了连接新老城区的主干道;二是筹资4.8亿元,全面启动了城市供热、燃气、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五大基础设施工程。三是开工建设了文化会展、行政审批、老年服务、国家质检、幼教、儿少中心、企业服务等七大社会公公益性中心;四是新建和改造了“四野”、“102”、“承旭门”三个广场,对文昌大街、东直路两条城市主干线和城市出入口进行了拓宽改造;五是对9条城市主街路实施了亮化、绿化、硬化提档升级。同时,配合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磨盘山引水、大庆产能、哈大高速铁路、大哈天然气四项工程的征地工作。目前,这四项工作进展顺利。
    (五)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事关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775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乡低保人数达2.6万人,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投资近亿元,对城乡中小学危房和部分中学进行了扩建改造;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急救中心住院部大楼;4.7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47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4万多农户入网;深入推进“平安双城”建设,集中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和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存在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双城县域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我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7:32.6:35.7。一、三产比重偏大,二产比重明显偏低。除规模以上工业效益较好外,一、三产业及规模以下中小企业财税贡献率都很低,这说明我市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运行质量还不高。二是农业基础还不够稳固,抗风险能力弱。三是受政策影响,投资压力较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对我市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且我市执行的是十等地价标准,使我市与周边大部分县市相比,在土地供应价格上存在着比较“劣”势。另一方面,国家已经紧缩银根,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这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进度。总之,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将使投资增长的压力加大。四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依然很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县市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县级行政职能弱化,管理部门关卡较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从1994年开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垂直化管理,税务、质监、工商、土地等部门职能上收、权力上划。这种管理体制虽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由于过多的上收上划,削减了县一级的执政行为,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办事员程序繁锁,服务效率低下,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对现行财政体制意见较大。县一级财政已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现有财政体制不利于鼓励和调动地方积极性;金融部门机构收缩,金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的改革,县域金融出现了越来越不明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大量撤并机构和营业网点,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减少,金融服务全面萎缩,而作为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又无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地指标不足,用地缺口很大。加之,用地审批手续繁杂,运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围绕提质增效扩量,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工业强市。坚定“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不动摇、不松劲。一是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向集群基地方向发展。对食品、纺织、机电等七大产业中的47户重点规模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实现增资扩产,规模扩张,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开发培育新兴产业。以“4+6”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航空食品、石化加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推进江心岛石油开发,完成新打113口油井计划,力促石油税收向1.5亿元迈进。大力扶持娃哈哈、大众肉联、哈亚麻、盛龙酒精等企业,促其税收向5000万元迈进。全力推进“钢板覆铝”高科技项目、新能源建设项目和盛龙酒精二期建设,早日培育成3个税收超亿元支柱企业。三是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汇源、瑞麦、菊花等企业要在实现企业更大发展、增强创税能力上有新突破。发挥品牌效应,鼓励优质产品争创国家品牌。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力促雀巢公司的恢复性增长和产品调整结构,增大创税能力。
    2、坚持实施大项目生成战略,全力扩大经济总量。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把抓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确立2008年为市政府招商引资年和大项目建设年。一是集中招商引资重点指向。要盯住国际、国内500强招大商;要盯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招大商;要盯住哈市退城进郊大企业招大商;要盯住为哈飞、东轻、东安、三大动力等配套项目招大商。二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全力推进北京养加加集团果蔬汁饮料、安徽洽洽集团炒货加工、黑龙江和平金属公司钢材加工、吉林金钢集团超细矿渣粉加工等7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建设,促其早日达产达效。对鼎新国际集团包装等16个超亿元的重点项目,要全程跟踪上层次、上力量、上水平,抓紧洽谈,力争早日签约落户。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带头走出去,领引招商。三是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破解资金、土地制约“瓶颈”问题,实施资本运营、土地整理、指标调剂,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要市镇联动,推进周家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全市引资到位金额达到20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达到55户。四是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实施自我挖掘开发与引进战略投资者挖掘开发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四野”主题景区;修复记载双城人文历史的遗址;开发承旭公园区域的旅游功能。开辟满族风情游、现代农业观光游、人文历史景观游,逐步做大旅游产业。五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3、坚持强化财源建设,不断增强财政实力。以不断增强市本级可用财力为重点,强力推进税源建设。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巩固涵养基础税源。积极引进有规模、有实力的大项目、大企业到双城落户注册纳税,挖掘、培植一批新兴税源。大力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白酒、房屋出租、餐饮、娱乐等行业的依法征收和专项清缴工作,切实提高征管能力,做到应收尽收。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省和哈市的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坚持预算约束,大力压缩弹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和全市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巩固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举全市之力,着力创建国家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实施巩固粮食基础产业、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开发有机食品产业、壮大劳务产业发展战略。全市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高效特色作物50万亩,青贮玉米面积20万亩;完善畜禽防疫体系建设,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6万头,肉牛饲养量50万头,生猪饲养量要突破120万头,家禽饲养量要突破1800万只,增强对雀巢、大众肉联、天润食品等产业化龙头项目原料的供给能力。
    2、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实施新“三三”轮耕制,不断扩大垦区跨区机械深松整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市计划新打大小井105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计划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00台,大型农机具280台(套);完成造林5000亩。继续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在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技术、加快更新优良品种上实现新突破。全市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2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3、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把道路硬化和环境洁化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着力巩固、完善和提升试点村建设标准。继续推进道路硬化、自来水改造、有线电视入户、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和沼气入户等基础设施工程。完成122公里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示范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0%,主屯主街实现白色化。完成20个村自来水安装改造,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示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全年转移劳动力18万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引导工商和民营资本向农村投入。有序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
    (三)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1、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高规划监管力度。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发达城市的理念,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发挥规划统筹、引导和控制作用,提高规划执法力度。调整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城区和乡镇控详规划。编制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公园、绿地和重点基础设施规划,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做到规划一张图,执行不走样,维护规划的法律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2 、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载体功能。继续推进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建设;污水处理、燃气、给水和排水工程建设,年内要全部达到生产能力。建设双城市博物馆,展显城市发展历史;高标准完成体育场、馆建设,增强城市文化体育发展的承载能力;适时启动护城河的综合改造,提高城市品位;打通西北隅主干道和东南隅真理路南段;实施东北隅民安大道两侧区域改造工程,改造棚户区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用房和商住房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3、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对希望广场、站前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的管理。强化对城区内新建房屋的审批管理。加大治理路边烧烤、歌厅噪音、马路洗车、私建滥建等行为。切实巩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提高清扫保洁、清冰雪、垃圾清运能力。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废除烟囱50根,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45吨,烟尘排放量减排602吨,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
    (四)高度关爱弱势群体,着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切实做好持证下岗职工创业税费减免工作。大力筹集贷款担保资金,协调扩大小额贴息贷款数额,为下岗失业人员谋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对就业困难对象开展就业援助,认真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3000人。实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存缴率力争达到90%以上。逐步扩大城乡低保及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按时足额发放参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解困活动,有效缓解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继续加大对农村危房和无房的贫困残疾人扶持力度,力争完成300户残疾人住房建设。继续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
    (五)完善公共服务,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1、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加快集中办学步伐。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改造建设投入、经费保障等方面实行倾斜,完成3所农村中小学C级危房改造。建立助学机制,保障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过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控制班额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加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力度。加强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到常住人口的98%。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组织各级医疗队到偏远村、屯开展巡诊义诊。建立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3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工程。
    3、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深度开发文化产业。完善农村文化站所和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加强市场监管,重点规范歌厅、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经营秩序。
    (六)创造详和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构建和谐双城。
    全面加强生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公共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等专项治理整顿,排除不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平安双城”创建成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各类邪教组织破坏及非法宗教渗透,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积极发挥基层调解和法律援助的作用,依法调处各类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全面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严格领导包访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部门主要领导接访制度。